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章 马甲一号(1 / 2)

世上总有很多人闲不住。

一个人若是有了钱,便想要权,有了权,又要求名,等这三者都有了,恐怕又想要长生不老诸如此类的东西。

欲壑难填,所以闲不住。

孟良宵也闲不住。

京城的冬天一如既往地下了雪。

雪很大,孟良宵乘着马车进了京。

拉车的马是世间难觅的良驹,给他赶车的车夫是难得一见的高手,服侍他起居的则是万里挑一的美婢。

他就懒洋洋地躺在车厢里,躺在一块温暖、舒适且做工精良的毛毯上。

他随侍的四位婢女中,一位替他温酒,一位替他添碳,一位替他剥着一颗在冬季绝难一见的葡萄喂到他嘴边,还有一位正跪坐在那儿,任由主人枕在她膝上,伸出柔白润泽的双手替他按摩。

他的排场委实很大。

可谁也不会介意。

尤其是赵佶。

这位已经许久不曾上朝的道君皇帝今日里起了个大早,瞧着满城雪色,望眼欲穿。

赵佶在他一向宠信推崇为仙人的道长林灵素的建议下,已经提前数日,每日里沐浴焚香,诚心祝祷,以证心诚——只为了迎接他心目中当世真仙的使者入京。

载着孟良宵的马车缓缓驶入皇城,谁也不知道这位使者与官家交谈了些什么,只知道第三日午后,这辆车才离开皇城,一同离开的,还有当今圣上的诸多封赏。

比起当世真仙的许多供奉与头衔,孟良宵所得的“长生侯”爵位显得并不那么起眼。

只是落在知晓赵佶自诩为“长生大帝君”的一众人眼中,这封号就有些意味深长了。

长生一词,对于年仅十六岁的孟良宵来说还为时尚早。

可对于赵佶心心念念的当世真仙郑三太爷来讲,却是正正好。

谁也不知道郑三太爷今年究竟有多大。

但据生活在老人庄附近的农户说,自他们爷爷的爷爷那辈起,郑三太爷便是如今的模样。

鹤发童颜,精神矍铄,宽厚温仁,宛如一位不老仙翁。

早在百余年前,郑三太爷便是当地官府认证的人瑞,及至当今,老人庄又多了数十位同可称为“人瑞”的老人。

一人长寿,或是巧合。

可郑氏数十位长寿老人同在,这其中必有什么秘密。

长生之秘,想要知道的又何止赵佶?

但老人庄威名远播,郑三太爷坐镇庄中,便是皇帝,也只能通过这样委婉取信的方式,徐徐图之。

长生侯孟良宵之名,就这样开始在京中传扬。

未及弱冠,少见才德,却名动京城——足可见,人若是想混出名堂,本事与机缘或许重要,有个好靠山则更重要。

郑三太爷当然不介意充当孟良宵的靠山。

除却孟良宵身为老人庄少庄主,郑三太爷唯一直系后人的身份外,更重要的是,郑三太爷不能眼睁睁地放任孟良宵去送死。

这样一位少年英才,为何会去送死?

郑三太爷不禁扶额。

很舒服地倚在藤椅中的人,与其说是郑三太爷,不如说是云朝。

洞府中的时间流速与外界不同。

很放心的将五个马甲分时机投放到人间后,云朝又开始了疗伤。

只是他打坐之际时常有心惊肉跳之感。

掐算之后,他才发现,原来是他的其中一位化身——少年时期的那位孟良宵情况有异。

大抵人总是会想要尝试不同的生活。

总是平凡的云朝在对待五个化身时,皆赋予了他们很不平凡的性格脾气。

但不平凡如孟良宵这样的,却是当世罕见。

贪财、好酒、喜爱美色、武力高绝又好斗、心性偏激而执着。

这样一位愣头青甫一扎进江湖,便得罪了许多该得罪或不该得罪的人。

心智不成熟,武力却高超,犹如稚子抱金过市,很快便被人利用,几度险死还生。

舍不得大佬所赠的珍贵材料,炼制化身时给予他们的心思犹如培养一个自己的孩子,行走人间时或可使用化身的身份。

多重原因下,云朝不得不无奈地将孟良宵与最稳重的一位化身设定为亲缘关系,好叫这位一张嘴便要得罪尽天下人的少年有一个稳固的靠山。

云朝很能遵守自己设下的规则,对于孟良宵,却是头一次例外。

不过从某种情况来说,这也是他为了自己破例,倒是无妨。

至于当世真仙郑三太爷——忙着处理孟良宵一事的云朝甚至已经忘了这个过分让人省心的化身,忘记抹除了他的存在痕迹,任凭他在人间长存了两百余年。

云朝颇有些不忿,他为了引导世界晋升,所留下的可称为“仙”的化身,其实另有其人。

不过好在对于世人而言,能活得长久,也能称作仙人在世了。

云朝望了一眼庄子内或行或坐的诸位老者。

他的修行依靠缘法,却又不愿意自己在人世结下过多因果,所以无论这些老人或是仆从婢女,皆是他闲暇时期于山野间点化,送到化身这儿来的。

这些老者——多数为龟类点化成精的他们实际上还年轻得很,只是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