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新顺1730> 第四六四章 真正的雪中送炭(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六四章 真正的雪中送炭(上)(3 / 3)

但是,荷兰终究是现在金融的发源地,他们搞出了评级制度的雏形:只要按时还钱、还利息,就可以借到利息更低的贷款。

荷兰没有正规的国债,因为都没有个正式的荷兰国。各个省、各个市、东西印度公司发行的债券,某种意义上也算是一种国债。

从200年前的30%的年息,这些年一路走低,一直降到了40年前最低的4%。

这也使得东印度公司发行的债券,很多人抢着买。最起码,比买4%的国债要强。

而东印度公司的股票,更是节节攀升,因为股息分红,始终保持在20%左右。这在荷兰已经是相当高的回报率了——荷兰的金融资本为什么热衷于借款给别的国家?为什么法国与荷兰打着仗呢,还买法国国债?为什么明知道英国的手工业起步会挤压荷兰的手工业,也使劲儿给英国工厂主贷款——因为荷兰本国的利息太低了。

为什么荷兰本国的利息这么低?

荷兰和大顺不一样,大顺可以买地,肯定比买国债强的多的多。

主要是一来荷兰实体工业持续衰落。

二来赚钱的行业全是垄断的,东印度公司、西印度公司、包税、海运保险业等等,你就算有钱,你也插不进去手,基本不增发新股。

就像是东印度公司,如果不发债券,而是增发新股,当天就能被买爆。但是东印度公司不发新股,只发债券,爱买不买。债券,不是股金,不需要支付20%的超高年息,而是按照信誉评级,给个5%左右的年息。

这才是大顺下南洋直接导致荷兰金融动荡的根本原因。某种程度上,东印度公司的债券,也算是荷兰的一种国债了。大顺毁的不只是东印度公司,而是直接摧毁了荷兰的“国债”偿付能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