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幻梦新朝> 第4章 得加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章 得加钱(1 / 2)

小院得柴门被推开,吱呀的尖响打断了东方明的回忆。

一个裨将走进院中,对着屋里喊道:

“东方公子在家吗?孙都护找公子有要事相商,特让末将前来相请。”

东方明赶忙从水盆里站起,一边擦拭着身体一边应道:“稍等片刻,容我更衣前往。”

……

灯光闪烁的营中,孙建看着眼前穿戴整齐的东方明,眉头紧皱。

“段老都护身为光禄大夫,乃是天子近臣,又与新都侯王莽交情莫逆,随他前往长安,一路上千里迢迢,正可用你的本领和才华打动他老人家,只要他有心提携,不要说进入太学求学,就是让你身居庙堂也未可知,如此美事,你为何不愿?”

听着孙建的循循善诱,东方明脸上笑容有些玩味。

“将军何必瞒我,据我料想,此行恐怕凶险异常,还望将军和我解说明白才好。”

孙建看着眼前的这张似笑非笑的脸,长长叹息了一声。

“果然还是让你猜到些端倪,非是我有心隐瞒,只是事涉军机,连我知道的也是一知半解,也罢,你于我有救命之恩,便将我的猜测和你说说。”

他下颌的胡须微微拂动,脸部肌肉稍稍牵动了几下,似乎下了个决心。

“你可知道出塞和亲的昭君公主?”

东方明点了点头,心中暗道:“废话,当然知道,我还知道她是四大美女之一。”

孙建继续说道:“去年匈奴王庭给朝廷发去讣告,说昭君公主病逝,可是据我所知,公主尚在人世,而且十有八九就在段老都护的队伍中,至于我怎么知道的,就不能多向你透露了,总之,如果我猜的没错的话,队伍去长安的途中恐怕不会太平。”

东方明眉头紧皱,虽然后世历史学界对昭君公主的去世日期一直有争议,但基本都认同她是在草原病逝,他高中的时候还去过位于呼和浩特市郊的昭君墓,此刻却听说她不但健在,而且可能就在段老都护的队伍里,心中难免惊讶。

他来到这个时代不过两年多,大多数时间生活在荒野,刚刚进了西域都护府未满一年,对于汉朝此刻局势和朝廷内部斗争的了解也仅限于历史课本和一些野史小说,所以一时很难想通是哪方势力会对昭君公主不利。

沉默片刻,东方明缓缓开口。

“将军能否多透露一些,为什么昭君公主的队伍会不太平,哪方势力会不利于她?”

听了东方明的问话,孙建心下颇为犹豫,他之所以会向东方明透露出如此重大的隐情,除了因为这个年轻人曾经救过自己的性命,更是因为他坚信此人是个不世出的奇才,孙建作为新都侯王莽的心腹爱将,知道此时庙堂之上风云诡谲,王莽身在旋涡中央,暂时处在下风,身边急需人才相助,所以希望东方明能趁此机会随队入京,一来以东方明的武功见识,段会宗身边多了一个强助,二来可以让东方明正式投靠王莽麾下,一举两得。

他目光炯炯的盯住东方明,沉吟半晌,低声说道:“看来若是不和盘托出,你定然心有顾虑,既然如此,便说与你听,只是法不传六耳,出我之口,入你之耳,不可让第三人知晓,你能做到吗?”

东方明的表情也趋于严肃,他知道只要是听了孙建下面的话,自己就是想不答应也难了,稍一犹豫,在心中反复权衡后,认真的点点头。

孙建长吁了一口气,叹息道:“提起昭君公主,我大汉军人无不敬重万分,我等身为军人,虽然不惧胡虏,但是谁又愿意白白牺牲性命,自从昭君公主当年奉旨出塞和亲,匈奴人便极少骚扰边庭,汉匈暂停干戈,不知道救下了多少热血男儿。可是我们虽然得以太平,却苦了公主。”

说到这儿,顿了一顿,见东方明在认真倾听,便继续说道:“公主随呼韩邪单于到了王庭,还生了个儿子,可是只过了三年多,呼韩邪那厮便一命呜呼,依照胡俗,她便应该下嫁继任的单于,试想咱们汉家女子,如何能忍?她当时便向朝廷上表,希望能重回汉土,当时陛下怕破坏了这安定的局面,驳回了她的表章,并敕令公主从了胡俗,下嫁了继任的单于雕陶莫皋。其实咱们汉军威震天下,百年来无数次大败匈奴,难道连自家公主都保护不了吗?只是陛下的圣旨一下,咱们就算憋着一肚子气,也不能抗旨,只能眼看着公主二次下嫁。”

孙建脸上露出了不甘和愤慨,随着双拳的不断紧握,指节变得有些发白。

“公主这些年委曲求全,和雕陶莫皋生了两个女儿,也是她命苦,鸿嘉元年的时候,雕陶莫皋那个短命鬼也死了,若再依胡俗,她还要再嫁,你想想,就算咱们汉人的良家女子,也难忍受三嫁之辱,何况是公主千金之体,她坚决不肯,好在她多年来在胡人中威望颇高,新任单于也不敢相强。拖了好几年,期间公主三次上表,请求南归,新都侯王莽正直守礼,极力赞成,多次为昭君公主仗义执言,劝天子准奏,可恨朝中的定陵侯淳于长,蛊惑圣聪,说什么公主若是归汉,难免再起刀兵,陛下也是听了他的谗言,去年初再次拒绝了公主归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