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寒门崛起> 第一百六十六章 人人平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六十六章 人人平等(1 / 2)

对于所谓的天下大同,在内书房读过书的喜宁并不陌生,甚至他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想起这所谓的天下大同的出处和典故。

只不过,喜宁毕竟不是垂垂老矣的饱学之士,他虽然机敏聪慧,又确实是读书的好材料,可终究年岁太小,读书的时间比不上那些在故事堆里熬了一辈子的老学究。

再加上内书房传授这些小太监了学识,从一开始就是为了培养合用的工具人,说白了终究还是要让这些太监帮忙处理公务的,在教授的过程中,自然不可能面面俱到。

因此种种喜宁一时之间不知道是自己学识不足,还是赵亨义对于天下大同的解释有所偏颇,总而言之,他总感觉这些还未在夜校中传授的知识和理论有所偏颇,甚至在解释天下大同的含义是多少有些故意的混淆概念。

若是喜宁没有记错的话,《立即》之中就有关于天下大同的阐述。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而赵亨义赵爵爷隐藏在自己编撰的教材之中所说的天下大同,和礼记之中所说的偏差极大。

甚至喜宁能够从这份还未完成的教材之中可以察觉到,赵亨义对于他心目中的天下大同的阐述并不完全,不知道是有意为之,还是整份教材没有编撰完成的缘故。

可即便如此,那字里行间能够读出来的含义依然让喜宁激动莫名,甚至有大哭一场的冲动!

赵亨义对于天下大同的描述,虽然没有脱胎于先贤的典籍和思想体系,但是在他有意的理解偏颇甚至于牵强附会之下,所谓的天下大同,有了本质上的变化。

在这其中,赵亨义所谓的天下,大同的理论最重要的一个支撑点,或者说是根基便是人人平等!

自从榆树湾筹备了护卫队之后,随着武装力量的不断壮大,赵亨义早就开始思索如何在思想上把自己手下这些人也武装起来。

出于现代人的见识以及莫名其妙的危机感,赵亨义总是在下意识的情形下,为今后不断发展壮大,埋下各种伏笔。

关于如何用思想理论武装自己手下的势力,赵亨义也是思绪良久,慎之又慎。

作为一个现代人,抄一些诗词歌赋或许算不上太过困难的工作,可是想要把自己的思想和认知通过和古代的典籍结合,灌输给其他人,对于赵亨义而言,是一项非常庞大甚至艰苦的工作。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这项工作一旦暴露出去,极有可能为赵亨义招之来灭顶之灾!

也幸亏是大燕国眼下这幅风雨飘摇的样子,才让赵亨义敢于尝试进行这项工作。

如果大燕国政通人和,一派祥和,那么赵亨义绝对不敢贸然在思想领域进行如此激进的尝试!

喜宁终于明白为何自己要参与夜校教材的时候,那位专门给村民们授课的讲师,看自己的眼神会是那么的怪异。

想必那位叫做周永林的讲师早已经发现赵亨义编纂的教材之中夹带了不少私货……甚至上纲上线的看待,说是离经叛道也不为过!

赵亨义所说的天下大同绝非古人典籍之中描绘的祥和景象!

在古人的典籍之中,想要天下大同还是要指望皇帝和大臣们的,说白了究其根源还是在劝施政者要爱民,要善待百姓,在本质层面终究是把百姓当做猪马牛羊,皇帝和官员们则是牧羊人,所谓的天下大同,也不过是让牧羊人善待自己看管的牲畜,从而可以让牲畜的种群繁殖的更加多,一步步丰厚自己的财产。

赵亨义在夜校教材之中所形容的天下大同,最为重要的支撑点之一便是人人平等。

这其中着重阐述了作为一个普通的人,从出生的那一刻,不论其所在的家庭是富裕或者贫穷,是高官豪族亦或者是升斗小民,甚至不论这个人的性别如何,在人格上而言大家都是平等的。

这番言论放在后世,所有人都司空见惯,甚至所有人都习以为常,认为是再普通不过的常识。

可是放在大燕国,这绝对是惊世骇俗的离经叛道之言!

身份决定了眼光,屁股决定的立场,作为一个身体残缺的内侍,喜宁看到的人人平等和那个神态古怪的周永林又有所不同。

男人和女人平等,是不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人格面前所谓的性别并不重要?

那么咱家这样的,不男不女的,不阴不阳的怪物,是不是……也和其他人一样,是平等的?

高门大户家的富贵子弟和平民百姓家的孩子也是平等的,甚至胆子大一些想的深一些,那些皇亲贵胄是不是也和黎民百姓是平等的?

若是当真如此的话,那么咱家这种自小贫苦,被混账爹卖进深宫从而做了太监的犹如最底层烂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