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都市言情>空间农女之神秘夫君宠上我> 第322章 抵达凉州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22章 抵达凉州(1 / 2)

路没有他们想象中的难走,钟巧儿也不是矫情的人,并没因身体的原因,就叫人放缓赶路的速度。一路下来走的时间,倒是没比他们预料的久,二十来天就到了边关,也即云家世代驻守的地方——凉州。

凉州地势平坦辽阔,河西最大堆积平原,是西北的军政、经济、文化中心,是‘人烟扑地桑柘稠’的富饶之地,‘车马相交错,歌吹日纵横’的西北商埠重镇,素有‘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之重地之称,丝绸之路节点之一。

如此优渥的地理位置,按说这凉州应该发展不错才是,可实际上凉州的情况,却是很棘手的,这要追溯到大卫朝建朝伊始。

大卫朝初建立,凉州由六谷吐蕃首领折逋葛支统治。折逋葛支采取臣服于大卫朝的策略,并主动担当起护送朝贡使者的职责。乾德四年,折逋葛支因护送求法僧人,受到太祖的‘诏褒答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凉州吐蕃诸族向大卫朝贡马,之后进奉不绝。为此,凉州吐蕃诸部与大卫朝逐渐建立了密切的政治、经济关系,双方的交往逐渐增多。但与之同时,党项族兴起,开始不断侵扰凉州。

凉州在军事上有这样的地位:西凉南界横山,西通西域,东距河西,土宜三种,善水草,所谓凉州畜牧甲天下者也。昔汉人取之,号为断匈奴右臂。德明立国兴、灵,不得西凉,则酒泉,敦煌诸郡势不能通,故其毕世经营,精神全注于此。

这是对凉州往西往北的周边小国而言,于大卫朝而言,凉州则是大卫朝的西北最后一道防线,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叫那些觊觎这个地方的周边小国,把这个地儿给占领了。

于是,这个地方每年大大小小的战役,总会有个七八次,甚至十来次。

因着战事频繁的原因,越来越少的商贩愿意来这里,尤其在冬天这种恶劣天气下,更是没人愿意往来这里,这导致了这边的冬天更加凋零。

“针对这种情况,朝廷难道没采取相应措施?”

“采取了。”

只是态度很消极,采取的基本都是‘以夷制夷’的策略,更以‘路途遥远,难以约期’为借口,仅仅授予潘罗支朔方郡节度使、灵州西面都巡检使,并没有彻底打退那些进犯者的政策。

甚至还签署了送金银财宝求和平的协议,关于这个协议反对的人极多,包括当初云家的家主,但臣始终是臣。

哪怕反对的声音再大,甚至秉承了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硬是打了那些人落花流水,最后那些怕事者,还要为赢了战争而送出更多的金银财宝,去求人不要计较他们赢了战争,甚至还要把主将送给人家,任由人家处罚。

试问哪个当将领的,碰到这样的情况,不会寒心?!

这些事凤朝歌和家里有个曾经在京城混的爹赵崇玺知道,钟三郎和李世伟还是第一次听说。对这个王朝总是送金银财宝求和的外交政策,他们眼下才第一次深刻体会道,“难道对当皇帝的人来说,不是自己治理的国家,版图越大越好?”

“正常情况下,当然是这样。”不正常的情况就是像这大卫朝最近两三任帝王这样,只想守着眼下有的一亩三分地过日子。

可是这几任帝王却忘了,他们想过这种井水不犯河水的日子,别人不一定想过这样的日子。这几十年下来,因着有大卫朝的钱财,周边那些小的国家,甚至小的部落,已经慢慢发展壮大,在不久的将来,这些人必然不再满足于大卫朝每年给的钱财,到那时候云君墨倒想看看,龙椅上的那人要拿什么跟人抗衡。

看出云君墨眼睛里的嘲讽,甚至看笑话一样的表情,钟三郎有些不愤,“难道朝堂上这么多的官员,就没人就这事谏言。”

“怎么会没有。”这话是凤朝歌说的,“知道你师父什么身份吗?”

钟三郎点头,“当今太子时期的太子太傅,曾任太尉,位列三公之首。”

“按说皇帝的老师,在皇帝登基后,应该受到重用才是,可杨伯却十几年如一日窝在青石镇这个小地方,你可知道是什么原因。”

说起这些,凤朝歌脸上全然没平日的惬意,而是浑身上下透着冷意,“因为今上登基后,杨伯针对跟周边国家的外交政策谏言了。可惜今上不仅没接纳这个谏言,还因此发落了自己昔日的恩师。”

当年这件事情闹得沸沸扬扬的,但因为那时候掌权的是他外祖母高太后,倒是没人说宣庆帝不尊师重道。其实,知情的人都知道,当年这件事高太后是全权交给宣庆帝负责的。

“这是杨伯的遭遇,接下来我再说说,我父亲关于这件事谏言的遭遇。”

“我父亲忠勇侯,我母亲当今嫡长公主,当年宣庆帝登基同样有从龙之功的人,因为谏言被架空了手上所有的权力,如今就是一个空侯爵。”

做这事的同样是宣庆帝。

“帝师和皇亲国戚谏言,得来的尚且是这样的结果,你说还有人敢就这事谏言吗?”

虽然自己是皇亲国戚,但说难听点,他们凤家空有皇亲国戚的头衔,却从来没享受过皇亲国戚该有的待遇。虽然没享受过皇亲国戚才有的待遇,但将来这个皇朝如果覆灭了,作为皇亲国戚的他们,绝对是要受到牵连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