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章三郎拜师(1 / 2)

“不忘出身,保持本心。”

“难道不是不忘初心,保持本心?”

钟三郎摇头,“什么样的出身,造就什么样的初心,我的出身决定我的初心,是为给我的家人强而有力的庇佑,不受欺负,而变强。我相信总有一天,凭借我的能力,不仅能庇佑到我的家人,还能庇佑到那些跟我有着类似出身的人。”

“好一个不忘出身,保持本心。”

“如果你为官后,发现你最亲近的人,比如你的妹妹巧儿,做了违背你为官之道的事儿,你又该如何?”

“依我的原则追究,但追究的责任,由我替她受。”

“杀头的责任,你也替她受?”

“替她受。”

“为什么?”

“我们四兄妹从小相依为命,虽然日子过得艰难,却从来没因此自暴自弃过。对我们来说最黑暗的日子,都熬过来了,我相信不是万不得已的事情,我的两个兄长和我的妹妹,一定不会去做那被人砍头的事。”

“如果她被万不得已的事情,逼到那一步,就是我这个当兄长的没做好,那我带她受过,不为过。”

杨伯抚着胡子,“希望你牢记今天自己所说的话。”

“一定牢记于心。”

一旁的钟巧儿,见钟三郎没领会杨伯话里的另一层,提醒道,“三哥,还不赶紧行拜师礼。”

钟三郎这才反应过来,杨伯刚那句话是认可他的意思,起身袍子一撩,跪在杨伯的面前,“夫子在上,请受学生一拜。”

“你们两兄妹倒会上赶着给我上纲上线。”

“你同意的意思都这么明显了,要是还要你亲口说,岂不不上道?”

“你这小丫头,要不看你这个头,我一定以为你是个成年人。”心思太剔透了。

“那你可以忽略我的年龄,把我当成年人对待。”

“……”杨伯发现,跟这小丫头说话,很容易被堵得不知道,怎么作答好。

干脆不搭理她,而是看向还跪着的钟三郎,“一般的孩子最迟六岁就开始启蒙,你如今已十岁,却只学了《三字经》和《百家姓》,所以接下来要把《千家诗》《千字文》从背诵、默写到了解其意,要在接下来半年时间内都掌握了。”

“习字方面,直接跳过描红,练习小楷行书,等执笔稳定了,再选择其他字体,练习。”

“这些基础的学习,如何安排学习,你自己决定,我不会跟书塾里的夫子一样,什么都手把手教。我只会解答你在读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过去这么多年来,只有李世伟偶尔教他一点,还有村里的学堂偷听一些,他就学了三字经和百家姓,如今有现成的师傅,不懂能问的。

半年时间,学会千家诗、千字文,钟三郎完全没问题。

他没什么意见,钟巧儿却不干,“那你这夫子,也当得太轻松了?!”

“那你想怎么样?”

“每天跟我三哥说半个小时策论。”

古代的策论说的是当前政治问题,他们是农家出身,钟三郎活到十岁才第一次进这城里,对整个大卫朝的时局,一点不清楚。

没个人指点,只顾读死书,最后应用不到实处,用处也不大。

“丫头,你当真是那后溪村的八岁村姑?”那些村姑,哪有连策论都懂得说的。

“如假包换,八岁村姑一枚,我说的这些都是从我三哥那里得知的。”找钟三郎当同盟者,为的就是把她身上一切不合理的事,往他身上推,钟巧儿这话说得一点心理压力都没有。

钟三郎也很自然地接过话题,“没错是我跟妹妹说的这些。”

“你妹妹只是听过你说策论,就知道这东西的重要性,反倒是你这个说话者,还不如她。早知道我就该收你妹妹,而不是收你。”

“你现在要收我,我也没意见。”

“女娃子,将来要嫁作他人做媳妇,懂得相夫教子就好,收你作甚?”

“女子有时候也能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情来,您老少瞧不起女子了。”

“我没瞧不起女娃,只是女子自古就是相夫教子,奉养公婆,懂女戒、懂三从四德就行,其他的不用懂。”

“总有一天,我要让世人都知道,女子不比男子差。”

不要说古代,就是提倡男女平等的现代,女子都被认为不如男子。

钟巧儿知道自己这话,无论杨伯还是钟三郎听了,肯定都不当回事。

她一点不介意。

将来她会用事实告诉,他们这句话,绝对不是一句空话。

杨伯既然收了钟三郎为学生,自然也不会却吝啬,策论这东西,他本来想着等钟三郎把基础先学好,明年开春后,再开始跟他说策论。

如今既然钟巧儿这般提了,按她说的来也没什么。

钟三郎的事说完,钟巧儿这才说食天地的事,“我记得上次,我收集了一些辣椒种子放在家里,过两天我回去拿来种植,就是不知道杨伯这里,有没有现成的地,能种植的?”

这辣椒种了,最后都要用在食天地这边,能种植在这边最好,省得时不时要回后溪村运,麻烦。

“我在城外有一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