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科幻灵异>寻找先辈的遗产> 第十一章 越南老板的聚宝盆:再到越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一章 越南老板的聚宝盆:再到越南(1 / 1)

很可惜。

我并不是狗,也没有一个能闻出宝贝在哪里的鼻子。

不过我最后还是跟着马兴文一起去了越南。

我去越南有两个原因。

一是我堂哥让我一定要帮他。

我走私文物基本上就靠我堂哥,所以我欠我堂哥的很多人情。不听他的,感觉有点说不过去。

二是马兴文说,去越南纯属尝试,就算找不到也没事。

这句话让我没有什么压力,我才答应了他,一起去越南。

我们准备了两天,就出发了。

我们是冬天十一月份的下半月,坐飞机去的越南北部。

北部是山区,气温会比较低。

但是即使如此,也有十多度。

我们两个下了飞机之后,穿着一件长袖就可以了。

离开机场,途中坐了汽车和三轮,终于来到了目的地。

原来,父亲和伯父的故事中的“那个地方”,真实名字叫下河村。

当然这是我瞎编的,真地名我肯定不能告诉你们。

下河村在几十年前还算是富裕的,但是后来没跟上越南的发展趋势,结果反倒成为了附近有名的穷村子。

也得益于这个原因,三十多年了,马家的蜡烛店依然没有被拆掉。

到了下河村,我发现这里确实挺落后的。

村里被分为老房区和新房区。

新房区的建筑还算新,而老房区的房子我只能说她们像文化古迹了。

马兴文带着我到了蜡烛店,那是一座位于老房区的双铺面一层土平房。

墙上的很多地方都已经脱落,露出了建造房子用的方形土块的角来。

马兴文每年都会过来一次,所以房子是老的,但是锁却是新的,而且是中国制造。

他打开了门,让我进去。

我在蜡烛店里走了一圈,发现里面空空入也。

马兴文说,当年搬走的时候,能带走的,都让下人给带走了,带不走的,就都送给了隔壁或者附近的中国人。

我来到店后面,真的找到了几口大缸。

也许我父亲和伯父之前就是躲在这几口大缸中的其中一个,才留下了一条小命。

我问马兴文,这些大缸是来装什么的。

他说是用来装制作蜡烛用的牛羊的脂肪。

我又跑到门外,看了看顶上,发现真的有两个可以挂灯笼的钩子。

不过已经生了锈,感觉一碰就会掉下来。

我问马兴文,现在中国人在越南还有门外挂灯笼的默契吗?

他说没有了。现在中国人没以前那么团结了,在越南,中国人不欺负中国人就不错了。

还有就是,现在越南人也基本知道红灯的事情了,挂了也没用。

还不如组个唐人街,聚在一起比较实际。

第一天舟车劳顿,我们两个不打算有什么行动,而是先休息,在蜡烛店里住上了一晚。

当天的晚饭吃的是炒饭。

越南的米很干,不容易黏在一起,特别像泰国香米,炒起来特别的香。

我说:“当地的米真香!”

马兴文说,这米不是当地的。是从越南中部沿海卖过来的。越南北部多种蕃薯,玉米。

下河村种的多是蕃薯。

以前他在这里,米少蕃薯多,吃得他看到蕃薯就怕。

当天晚上,睡觉之前,我问马兴文:“你跟这里越南人熟不熟?”

“不怎么熟,怎么了?”

“你明天能不能在当地找一个向导来?”

“为什么要找向导?我会说越南话啊。”

“我知道你会说越南话。但我要找的向导,是熟悉当地山上环境的,准备让他带着我们上山去。”

“上山?为什么?我们到越南,不是来调查附近十里八乡的老平房的吗?”

“你听我的,照做就是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