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36.第 36 章(1 / 4)

小朋友的表达能力一般。

而吱吱三岁之前都在福利院度过, 跟人交谈的机会少,语言能力比不上同龄其他小朋友,小奶音又重, 常会出现旁人听不懂的情况。

表达的意思得不到反馈, 久而久之, 除了对系统叔叔外,吱吱很少跟其他人说话, 慢慢成了旁人眼中“自言自语”的奇怪小孩。

吱吱回家一个月,即便知道旁人听不懂, 西瓜不念“西dua”,是好累不是“好nei”, 说错也不怕, 每次都大大方方地说出来。

爸爸说, 因为她太可爱, 大家都喜欢她才会笑的,才不是笑话她呦~

在顾宴辞耐心的引导下, 吱吱说话频率明显增加,饶是如此, 她依然无法有逻辑地完整讲述一件事。

顾宴辞尝试引导了几句,吱吱翻来覆去说的都是糖画。

“爸爸的糖画, 漂酿。”吱吱撕开棕色纸袋,宝贝似地举着被薄薄一层糖衣纸包裹着的糖人:“师服(傅)画的。”

她又拿出另外一套, 骄傲举起:“我画的。”

宋时衍接过去看, 端倪片刻低笑出声:“所有人都没想到,吱吱的大哥是一条大狗。”

吱吱有模有样地点头:“大哥不对,师服画错啦。”

“怎么不让师服帮你重画?”宋时衍模仿着吱吱的语调,笑着问。

吱吱眼眸缓慢眨了眨, 呆滞地坐在儿童座椅上思考原因。

是呀,为什么捏?

吱吱记得不要做朋友、已经“十步两粒”的“坏人”,可是,她无法将“不让师服重新画”和“想着去木亭找糖画爸爸结果忘了重新画这回事,反而撞见糖画爸爸被弄碎”联系起来。

吱吱反思,“爸爸,我不知道。”

顾宴辞淡淡一笑:“不知道就不知道。”

顾宴辞没有再探寻吱吱在学校说了什么。

从回家后的表现来看,她在学校过得应该不错,找到了能讲述、分享“家人”的对象,快乐地告诉着别人她有弟弟和大哥。

“风评被害”虽令人尴尬,但吱吱见到他后拱到怀里激动到哭,顾宴辞自然舍不得说她,亦或者做出“为了大人的尊严让吱吱在冬令营里少提家人”的事。

她能勇敢外向地跟人分享,顾宴辞很欣慰。

吱吱从宋时衍那里拿回“三兄妹”糖人,小心翼翼地问:“这个错了怎么办?”

“没关系。”顾宴辞低声道:“弟弟很久之前就这么小;至于大哥,它是你的家人,他在你心里就是人一样的大哥。”

吱吱半知半解,晃晃小脚,松了口气。

没做错就行啦~

顾宴辞耐心引导:“知之,不要害怕做错。”

吱吱:“大哥弟弟(会)不开心。”

顾宴辞轻抚她的额头。

吱吱“为别人着想”的小心翼翼,短暂一段时间改不了,他引导过很多很多次,但潜意识里,吱吱仍旧会担心旁人不开心。

就连每次出门,无论买什么,她都要跟大哥和弟弟买一份。

顾宴辞推测,可能是福利院里极注重公平,任何一点点偏心都会让另外的小朋友不快乐。

吱吱潜移默化受到影响,强调着“爸爸不能只喜欢吱吱,还要喜欢大哥和弟弟”;跟大部分想得到绝对宠爱的孩子们相比,乖得令人心疼。

顾宴辞对此很有耐心。

他已经引导了吱吱小半个月了,未来,还有很长很长时间。

“知之,把糖画给弟弟看,问他画错了生不生气。”

吱吱搓搓小手指,在一个红灯时,顾宴辞把她抱到下面,糖画在顾知野面前晃了晃:“弟弟,画错呐。”

顾知野自然听到了刚才的对话,笑了笑:“不生气。”

宋时衍皱眉,嫌弃不已:“就这反应?”

“看看我。”

“吱吱,我的聪明宝宝,在冬令营里竟然还想着弟弟和大哥,吱宝真乖。”

“吱宝一直留着糖画没有吃,就是想让爸爸弟弟和大哥看对不对?”

吱吱打字机一般飞速点头,带着“终于有人懂我”的激动。

“吱吱真是全世界最坚强最勇敢最聪明的宝宝。”

吱吱腼腆一笑,但又得意洋洋:“只有我没有吃。”

宋时衍夸完,带着深藏功与名的高深:“你们俩能不能学一学,情绪外放一点。”

顾宴辞不语,沉默地把吱吱抱回儿童座椅,隐约明白为什么让吱吱摆脱福利院影响这件事的进度进行得如此慢。

他安静半晌,决定将“彩虹屁”的艰巨任务外包出去,就像曾经“外包”“严父”角色时一样:“顾知野,你来。”

顾知野:....?

顾知野明白吱吱需要鼓励,只是...

当着宋时衍,他说不出口。

还好,不久后,顾宴辞和宋时衍在顾氏集团门口下车,车上只有顾知野和吱吱。

“知姐。”

吱吱昂起脑袋。

“你是天底下最好的姐姐。”

“我永远不跟你生气。”

“我们是天底下关系最好的姐弟。”

吱吱杏眸微闪,酒窝深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