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其他类型>抠门夫夫种田记> 第16章 第 16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章 第 16 章(1 / 2)

第十六章 瓜瓞绵绵,白头之约

村长叫上弟弟沈青石,和自己的两个儿子沈林、沈森。又跟老父亲打了声招呼:老村长现在就跟村里的太上皇似的,虽然“理政”的是沈青山,有什么大事儿却还要跟他老人家报备一声儿。

老村长对儿子的决定还是比较满意的,挥挥手就让他们去了,自己吩咐儿媳妇收拾出来间房给宋柏暂住。

方氏能嫁给村长,就不是那没眼力见的人。带着大儿媳妇利利索索的就把房间收拾好了。过了一会儿沈青山他们才扛着宋柏回来。

沈慕早趁着他们还没上山时就回家了,没被人给堵在山上。

“我的老天爷,这可真是个俊后生啊!”方氏一看见宋柏的脸就惊了,作为村长的媳妇,她自认为也是见多识广的了,却是头一次见到长得这么好看的汉子,忍不住感叹出声。

沈青山的脸肉眼可见的黑了,非常不满的“哼”了一声,背着手进屋了。

两个儿子面面相觑,年纪大一些的沈青石不厚道的笑出声。

方氏也回过味儿来,老脸一红:“这都多大的年纪了,这还醋上了。”却也心中发甜,撑不住笑了,自去哄自家夫君不提。

沈青山按着路引上的内容给宋柏登记了户籍,将宋柏的户籍填入沈慕家的那一页,又写了婚书让宋柏画了押。让他在家里安心住下,好好养腿。

因时间匆忙,又要保密,沈青山便自己填了主婚人,他媳妇方氏为媒人,有刘氏的父母之命,这礼就算全了。最后郑重的盖上村里的那一方印。都弄好晾干了,才把婚书递给小儿子:“去你文叔家一趟,把这婚书给你刘婶子。”

刘氏和沈慕都识字,印他已经落了,她们自己把该填的填上,让沈慕画了押,这婚书就算成了。也省的来回跑,无事也被人看出些猫腻。

沈森应了一声,把婚书揣在怀里,便往沈慕家去了。

沈慕回家后烧了晚饭,便在等刘氏回来。他自己没什么胃口,倒是刘氏奔波了一天,难得还添了一回饭。

明明事情非常顺利,可沈慕就是坐立难安,跟板凳上有钉子似的,担心这个担心那个的,在屋里到处转悠。

刘氏看着自己的傻儿子像个陀螺一样转的她眼晕,已经不想说话了。

直到沈森上门,婚书送了来,拿到手上,沈慕的一颗心这才落定了。

“我爹让我把婚书送来,婶子你们都识字,知道怎么填的。哥夫就在我们家住着,婶子和慕哥就放心吧。”沈森才十四,虽然个子挺高也有把子力气,到底还是孩子心性,就是个小机灵鬼儿。

“什么哥夫,还没成亲呢,到外头别乱说。”再走漏了风声,本来无事也要闹出点子事儿来。刘氏给他抓了一把花生瓜子,还是给沈老大办白席时剩下的。沈森连连摆手:“我都多大了还吃这个。放心吧婶儿我知道轻重。”说罢嘿嘿一笑,促狭的瞧沈慕两眼,一溜烟的跑了。

待他走了,沈慕这才打开婚书来看。

上面除了宋柏和沈慕的姓名、籍贯,宋柏自愿入赘沈家等内容之外,最下面盖印的部分还写道:

今,宋、沈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炽。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以此为证。

沈慕拿着那张婚书,指尖划过“良缘永结”,划过“瓜瓞绵绵”,最后停在“白头之约”。

嘴角再也忍不住扬了起来。

婚书和户籍落袋为安了,压在身上的那块石头终于去了,沈慕娘俩才觉得松快了些,转头考虑起宋柏的住所来。

在村长家只是暂住,庄户人家都不富裕,多一口人吃饭可不是多添一碗水的事儿。况且宋柏还是个吃的不少的壮年汉子呢。

村长照顾他们家,他们也不能赖上人家,还是得赶紧给宋柏起个房子搬出来。母子俩商量了一下,左右也只住不到三年,二十七个月后宋柏还是要搬进他们家住的,地基也不用花钱另买,他们家的地基当初是划了一大片的。因着家里人口少,又没许多钱,当年便只用了一半盖房,左边一大块地还是空着的,就把房子建在那里。离得近,日后有什么事儿走动也方便,在自家院子里喊一声那头就能听见。

房子也不必建得太好,砖房就算了,建一间大些的泥胚房也就够了。甚至连院子也不必围——其实村里人也不是每家每户都会围院子的,多的是家里穷的只盖间孤零零的屋子,或者是房前屋后随便种点菜并不用什么栅栏围墙。在他们村能围上个大院子的都是有些讲究的人家了。

况且真不是他们苛待宋柏,实在是家里也没什么钱了。外人瞧着沈家体体面面的,原来又有个秀才公坐镇,都以为他家家底厚,实则不然。

十五年前沈文和刘氏带着沈慕从老宅净身出户,真的是身上一文钱也没有,连宅基地的银子都是欠了村长的。

沈老大虽然在镇上教书每个月有两贯钱的月银,可他们读书人本身挑费也多。每个月笔墨纸砚和秀才们之间的诗会应酬少说都得半贯钱。

而这些应酬又是他在书院立身必须去的,省不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