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 第四百零二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零二章(1 / 2)

丁武原本顺顺利利的前程被蒙上了一层阴影。

甭管他有再多的理由,阵地是在他的指挥下被清军突破的,这就是不可推却的责任。

即使他一步没退,勇敢的带人顶了上去,还挨了两刀,事情在清军后续增援被打断后也没大的发酵,但这也不是说丁武就将功补过了。

只能说他尽职了,最多是“尽忠职守”。

秦朗军对逃兵、叛徒的处罚非常严厉的,士兵们都有兵牌,第二代兵牌,铁质的。

上面有部队编号,然后是个人的编号。

对照着兵牌就能轻松的找出人,因为每一名秦兵的序列、姓名、籍贯和地址都在军部有记录。

早期木质兵牌时期,牌子更好比加强版的路引,连人物的身高面貌都有记录。

但记录的信息太多,换成铁质铭牌后根本无法做到——不是不合适,而是没法做到。

二代兵牌为什么被简略到只有两行数字,真的是技术原因啊。

但这也真的是秦朗掌控军心的一大利器。

这姓名、籍贯、住址啥的,全都在上头的掌控之中,这要是当了逃兵、叛徒,可不就立马会被报纸揭老底儿么?

这可就丢脸丢尽了,而且连累家庭连累亲友。

秦朗超高的军饷和田地不是那么好拿的。

所以秦兵们作战意志坚定,尤其是老兵,一个个都拼了性命在战斗,完全是疯狂的姿态,那除了对秦朗的感激,就也是对失去所有的恐惧。

再强烈的感(救)激(命)之(之)情(恩)也有澹薄的时候,可生活却时时刻刻都清晰存在。

秦军将士们领着秦朗的高薪,他们的亲人享受着秦朗给予的红利,生活是多么的优越是个人都能清晰的体会到。可以说他们整体的生活都依存于秦朗,那一旦被秦朗驱除,他们自己和他们的亲人就也将失去现有的一切……

这是任何一个秦军将士都承受不起的代价。

他们的所作所为不单单代表自己,更代表着自己的家人自己的亲人,让每个人的‘背叛’代价都陡然增大了许多许多。

这天底下没心没肺的人很是不少,但再多他们在整个人群中的比例也是少之又少的,何况大势还在秦朗这儿。

内在因素、外在因素,各方面因素加在一起,就决定了秦朗手下将士的忠诚。

所以哪怕没两天第三道防线就又要丢了,秦兵上下也始终士气高昂,斗志坚定。

清军在通州城下使用了秦军的战法——坑道作业。

人力充沛的清军从东西南北四面挖掘了上百条坑道,齐头并进,这架势显然不是秦军可抵挡的。

清兵没有傻到直直的挖掘坑道,曲线坑道简直是人生来就有的天赋技能,所以大炮火箭对坑道都没什么好的效果。

这种情况下,守军就只有后撤。

依靠着城池继续抵抗,等到城池被攻破了,再依靠着城内的大街小巷和一栋栋建筑,打巷战——节节抵抗。

这是秦军上上下下所有人都早就具备的心理准备。

何况城外的三道防线已经支撑了七八天了,这可都尽到本分了。

阿济格看着退入通州城的秦军,眼睛里全是疯狂,南面传来的消息,大名方向的秦军已经与德州秦军汇合,当地拉出了一支超过十万规模的劳工队,只有少部分人是随军的民夫民壮,更多者是扑到了运河上,在全力整治运河。

这是一个不小的工程,只德州地段被填塞、祸害的河段就断断续续的有十多里长。这也是齐鲁地方发动如此多壮劳力的根本原因。

大军北上京城,秦军主力将会一分为三,一部分留守临清等地,数量不多;然后是一个加强团的人,轻装前进,五千兵从德州去衡水,再进河间入保定,走陆路朝京城进发;最后的主力部队在三万人规模,要携带大量的火炮和军资粮饷,才会顺着运河北上沧州,再入津门,然后再到京城……

那支数量多的惊人的劳工队,就是为了在最短时间疏通运河的。

哪怕能提前一天呢?都是很巨大的贡献。

而至于十万人的吃喝拉撒,那根本就不在刘源这个齐鲁巡抚的眼中。

现在的齐鲁,别看只是一年时间的休养生息,但赖粮食大丰收所赐,无论是官府还是民间,都绝对是不缺粮的。

况且四月里,本也不到农忙的时候,纵然各地方都在尽可能的消耗劳动力,但民间人力依旧多的是。

对于南面秦军的进程,秦朗时刻都通过飞鸽掌控着,一些重要的消息,比如德州和大名之战的结果,他也不会对下面隐瞒,但南面秦军主力的具体章程他是绝对不会一样公开的。

可他不公开,隐瞒的只是秦军的中下层,可瞒不过城外的阿济格。

后者打德州失守的消息传到耳中后,整个人就感觉不好了。果然不出意料,没几天德州就也失守了。

明明好几万兵马摆在那儿呢,可就跟没有一样。

几万头猪都不见得有那么好抓。

阿济格本来就压力巨大,现在被接连噩耗一逼,整个人都要疯了。什么都不管不顾了,死逼着步军向前勐攻狂攻。

这些天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