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满唐华彩> 第95章 覆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5章 覆试(2 / 3)

深厚。书法亦是了得,虽不如张旭、颜真卿,亦可谓大家。”

说着,犹豫了一下,他继续道:“此人出手,一幅画仿佛戏谑之作,对右相名声却十分有碍,心机深沉啊。”

“本相不在意这些虚名,要找出他来。”

“怪的是,如此人物,为何籍籍无名?还有一个细节,他没有印章,该是化名。”

“你查。”

“喏。”

李林甫愈想愈忌惮,心中主意愈定,开口向王鉷吩咐起来。

“草地里的杂草都已经除了,眼下狂生们闹得厉害。在他们揭破泄题之事前,允了覆试。”

“右相?”

“我意已决。”

当日王鉷正是预料到这情形,故而坚决不放元结等人,要借李适之桉立威。此时堆了满腹怨气,却无话可说,只好恭敬应下。

正此时,有吏员匆匆赶来,禀道:“阿郎,举子们聚集起来了,怕是要闹事了!”

“春闱五子来了!”

国子监,众举子们转头看去,果然见五名男子走出太学馆。

当中一人却不是元结,而是更年轻的薛白。

“诸君肃静,听我等一言。我等既求覆试,可圣人若问原由,诸君能回答吗?”

“科举不公,布衣无一人及第!”

“这不是理由,朝廷要看的是证据。”薛白朗声道:“我老师颜公乃长安县尉,今已找到宫闱泄题的证据。今日便要呈与御史台,请诸君随我等前往,一睹朝廷查清真相的过程,堂堂正正要求覆试!”

他是第一次当众主持此事,却是甫一开口就给出了解决办法。

少了几分热血,多了几分沉稳。

对于众举子们而言,却是闹了许多日之后,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纷纷振奋,扬臂欢呼。

“后面的听到了吗?有证据了,覆试!覆试!”

“已查到证据,覆试在望!”

“我等不必闹事,往御史台一睹结果即可!”

春闱五子维持着秩序,领着举子们往皇城而去。

一路上,他们高唱着杜甫的新诗。

这诗杜甫早已酝酿了不少句子,原本打算及第之后述志。经此一事,气愤之下写成了一首长诗,起名为《奉呈圣人二十二韵》。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圣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诗声琅琅,饱含着众人的愤慨与不满。

他们很多人其实知道自己根本就不能及第,毕竟两三千考生仅有数十名额。但他们要让自己寒窗苦读的心血得到最起码的尊重。

从务本坊往西,行到宽阔的朱雀大街,引得无数长安百姓围观。

于是举子与百姓混在一起沿朱雀大街向北,如海潮翻涌,缓缓涌到了皇城正南面的朱雀门。

城门巍峨,禁卫执戟来拦。

“退!”

“退!尔等要造反不成?!”

春闱五子并肩而出。

薛白道:“我等乃国子监生徒、各州县乡贡,此来非为闹事。”

元结掷地有声,道:“为申张国法而来!”

“退!”

“我们是读书人,不是乱民。”

“退!”

“若将军不肯让我们进,那我们就在这等一个结果。”

禁卫如木头一般执戟,只管不让人群进皇城。

薛白等人也不急,只等着。

太阳躲进云朵中又出来,朱雀门前人越聚越多。

身穿麻衣的举子们像是一片片的雪花涌来,堆如积雪。看热闹的百姓像沙,聚集着,渐有浩瀚之势。

杜五郎一开始很得意,偶然间回头扫了一眼,却被这场面吓到了,于是过去悄悄拉过薛白,小声滴咕起来。

“我们会不会闹得太大了,不好收场?”

“闹得越大,越不好收场的人是哥奴。”

杜五郎依旧不解,问道:“这般简单,真能让哥奴服软吗?”

“难道他驱使金吾卫打杀我们吗?”

“啊?”

薛白眼神笃定,拍了拍杜五郎的肩。

此时,有一队官员驱马赶来,为首者身穿深红官袍、神情深沉,正是王鉷。

“为何聚于此地?!”

王鉷勒住缰绳,环顾着一众举子,喝道:“何人带头闹事?!”

“我等非为闹事。”元结昂然应道,“为大唐选才之大事而来。”

说话间,王鉷的护卫们已拔出刀来,指向五人。

五人却都毫无惧色,连杜五郎也保持住了气势。

他们彼此心里都很清楚,事情已到了可以妥协的时候。

妥协是权术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