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红楼之不一样的琏二爷> 第五十一章 薪火(还有一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一章 薪火(还有一更)(1 / 2)

贾琏见元平帝说到二人得救时的那种庆幸之色,他便明白了当今皇后在元平帝的心中有多重要,那么长公主庄沁作为二者的唯一孩子,那是该何等的受宠。  那么将长公主嫁给自己,并且在圣旨中用的是婚娶,而不是下嫁,作出这一切的元平帝又该是何等的看重自己。  想到这一切的贾琏,即使有着现代人的灵魂亦是难免陷入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感动之中。  元平帝看了一眼被贾琏推过来的茶盏,伸手拿起喝了一口后,又看向了贾琏,继续说道。  “亲身经历过这一切后,我就下定了决心,我要登上那个位子,我要改变这种现状,即使不能登上那个位子,我也要做出努力。  直至那天,东宫事发,我变成了太子,直至登基称帝。  我终于可以亲手按照我所想的治理这个国家,我开始改易了自开国以来的诸多痹症,一改太上皇时期的虚浮夸大之风。  以民为本,减少民税,开源解海,鼓励通商,收取商税。官员考核,务实为主,能者上,无能者下。改革田制,均田测量。  改革军制,内设监察,再无空饷,提高武人地位,不复天泰年间四品武官跪拜七品县令之像。设立路衙司,大桥修路,保持道路通畅。  元平五年,民间买卖子女为奴之事已经少有,元平九年,年财政收入以逾亿贯。”  “我大虞朝如今却是日新月异,全赖陛下英明!”  这到不是贾琏为了讨元平帝开心在拍马屁,而是贾琏在这個时代待的越久,就越觉得元平帝是一个好皇帝。  谁知元平帝竟突然叹了一口气,贾琏诧异的寻声看了过去。  “朕不英明,能有今日之盛全靠一群志同道合的好友以命相搏。  元平三年四月初九,为改革田制,内阁学士田阳在山西独身视察时,被群情激奋的读书人们给活活打死。  元平五年十月初一,工部侍郎胡锦去调查和州水渠年年崩塌的路中意外失足落水。  元平六年七月十四日,时任兵部尚书的紫宛候杨帆,在调查边境士卒被吃空饷以及将官走私一族事件期间,意外染病身亡。”  元平帝提的这几件事贾琏都是有所印象的,打死田阳的那些读书人有功名的都被革除了功名,并且都不准在科考入仕。  胡锦失足落水时的官员全部被下到天牢等候三法司审问。和州一系官员均被细查,更有甚者一日三审。  杨帆所去的西大营被废了一个伯爵和四个子爵还有一干将领。  这三人都在死后不久就被许配享太庙,陪葬陵寝。  不得不说元平帝确实有那种护犊子的感觉。因为这三件事算是元平帝少有的牵连甚广手段激烈的时候了。  而已经有些激动,乃至眼角都已经湿润了的元平帝,自然没有注意到贾琏此时的神情  “如今这个盛世都是建立在他们的身体之上,我又怎么能不珍惜,怎么能懈怠呢?  但,人终有一死,历朝历代人亡政息者众,继任者往往被裹挟,我的那些‘对手’们,也都等着这一刻。  我这些年一直不立太子,也是为此,毕竟一个统一的太子党,总比分散的诸王党麻烦一些。我不想重蹈太上皇与废太子之事。  贾琏,我之所以选择你的原因就是你那份不自觉流露而出的把百姓放在心里的样子,而不是哪些道貌岸然下,下意识的流露高百姓一等的名门贵子。  当年潞州之事后,我就发誓一定不要再让此种地狱景象再生,我一定要让百姓过上,吃的饱,穿的暖,有所盈余,不用再靠卖儿鬻女才能活下去的日子。”  “陛下,这些现在都已经实现了。”看着元平帝已经带有丝哭腔的样子,贾琏震惊了,他是真的不知道元平帝还有这样一面。  但或许这也是为什么诸如,田阳,胡锦,杨帆这些大才拼命效力的原因吧。  因为元平帝是一个共情能力极强,会真正将每一个真心对他的老臣放在心里的人。  最关键的是他们包括此时的内阁成员都是一群志同道合,为了理想甘愿付出一切的人。  元平帝目光复杂的看向了贾琏。  “贾琏,我之诸子,或生性柔弱,易被群臣裹挟;或孤僻多疑,易使忠臣凄凉;或勇武刚毅,易让国家凋敝。  我和内阁诸臣日日忧心,唯恐我们元平一朝会人亡政息,怕天下百姓再复天泰年间,人间炼狱。  索性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你,我希望你能够接住我们的薪火,不改初心,万事以百姓为重。  可若是将你推到那种高度,无数的风刀霜剑就会射向你,伱还年轻,我们却老去,终有一日会无法在护着你。  你性格纯良,有对我有救驾之恩,按理说我应该让你做一个富家翁,远离这些是非。  可你有天授之才,若是如此就太浪费了,可既然我将你搅和进来了,我就一定要保全你。  太上皇当年启用内卫,几位内阁顾命大臣之后,为平群臣激愤就寻了一个贪污的理由杀了当时的内卫张新,可,可笑的是最终抄家所得不过五十两。  朕不屑于此,自己的心腹就当护着,既然启用,就当堂堂正正,如何非要以孤臣之路自污。  我让你娶沁儿就是为了让你能够安心的做你的国之栋梁,日后不管是朕的哪位儿子登基,都得奉沁儿她娘为母,你就是他的姐夫,是一家人。  可你今日是来作甚,是来向朕表现不满?  代善公一世英名,怎么尽出这等儿孙,你父亲当初差点就连累全府,你莫不是也要如此。  堂堂公府传人,你爹连最基本的都不交你吗?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