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都市言情>重生:从拒绝结亲开始> 第三章 十年(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章 十年(修)(1 / 2)

滨城。  某连锁酒店。  清晨。  阳光照在林余的身上。  闹钟响起。  林余找了一个滨城近郊游,跟随旅行团四处转。  虽然在滨城生活多年,但一直没有仔细的看看这座美丽的城市。  结婚之后,沈嘉颐总是很忙。  更没有闲心陪着林余走走。  看看四处的风景,心情慢慢地好转了起来。  时光如梭。  办理离婚的日子也越来越近。  终于等到了这天!  也将要和过去说再见了,新生活即将开始。  点开微信。  找到,“顽石”  “明天八点,民政局门口见!”  第二天。  林余收拾干净后,开车出门,一路走走停停。  半个小时之后到达民政局。  等待着沈嘉颐。  七点五十八分。  沈嘉颐从帕拉梅拉上下来了,缓缓朝门口走来。  一个月不见,对方依旧高贵、淡然,绝世而独立。  等待着沈嘉颐,直到她走到门口。  两人并排,期间谁也没有说一句话。  沈嘉颐看了一眼林余,别过目光。  一起向里走。  叫号排队。  进调解室,双方放弃调节,提交资料,填表。  工作人员问道:“请问二位是否是自愿离婚?”。  “是!”  “是的!”  二人不约而同回答道。  签字。  领离婚证!  领证后,两个人向外走。  走到沈嘉颐车旁,两人都停下脚步。  “照顾好自己!”  深深的看了一眼沈嘉颐。  见沈嘉颐红唇微张,不待她说话,林余走向自己的车。  “林余...”沈嘉颐叫住了他。  高跟鞋的声音从后面传来,“哒哒哒...”  沈嘉颐快步追了上来,从身后抱住了他。  就要和一起生活十年的他分别,沈嘉颐抑制不住内心错综复杂的情感。  不知是因为对林余的亏欠,还是对自己的责备,亦或是对既定的生活被打破带来的恐惧。  此时此刻她想和林余认真做个告别。  “给我个拥抱好吗?”  从林余背后传来沈嘉颐的声音,而声音和背后的她都有些颤抖。  林余转过身,看着沈嘉颐长长的睫毛,狭长的眼眸微闭。  想了想...  张开双臂把沈嘉颐拥入了怀中,紧紧地抱了一下。  片刻后,用手拍拍沈嘉颐的后背。  双手推着她的肩膀,看着她精致的面容。  轻轻地说了句。  “...若有来生,让我们做陌生人!”  慢慢推开沈嘉颐,毅然转身。  并没有因为后面的哽咽声而停下脚步。  林余觉得自己足够强大,能够面对这个时刻。  人往往都是这样,想当然!  事实上,事与愿违。  坐进车里,不由地叹息一声。  “错付的情感,终究一无是处,终究一无所有!”  发动车子,绝尘而去。  十年之前的今天,两人此处登记,林余甚至都能清晰地记住那个画面。  十年之后的今天,两人此处离婚。林余希望自己忘记这十年。  春风若有怜花意,可否许我再少年!  若有来生...  ------  次日。  滨城的八月份。  热情似火!  怎一个酸爽了得!  回家。  没有什么坏心情是老家不能治愈的。  唯一麻烦的是,要面对自己的老娘。  姜凤英同志。  想到自己的老娘,内心是慌张的!  即使林余已经年近不惑。  无他,姜凤英同志实在太难摆平了。  换句话说就是太强势了。  姜凤英的绝技之控制、道德绑架、哭闹、无理取闹。  想想就一个头两个大。  酒店退房。  林余去买了些补品,开车回家。  林余的家。  在离滨城不远不近的小镇边儿上的农村。  滨城到他家,一个小时左右,家里几亩薄田,二层小楼。  林父林正国,是村里较早外出打工的。  早先泥瓦工,后来做小包工头,后来做二包工头。  在房地产发展的这些年中积累了家底。  这不二层小楼房在村里当时也是首屈一指。  后来村里大家慢慢都起了楼房。  林余年少的时候过的不错,营养不缺,一百八十五公分的身高,长相随母亲。  不说俊美,但也帅气十足。  五官端正,身材均匀,挺拔,一直是名草。  林母一直对自己的狗东西外貌是十分满意的。  要不是也没信心去攀附人沈家。  学习成绩很好,算不上学霸,也拔尖。  提到林余的学习成绩,姜凤英那是相当自豪。  邻居若来取经。  姜凤英就一句话。  “棍棒之下出成绩!”  所以,林余除了在大学时的生活以外。  所有大事小事几乎被姜凤英拿捏的死死。  林余只能听“党”的号召,老老实实当个工具人。  林余最害怕的事,就是离婚这件事断了母亲逆袭阶层的目标。  十多年没挨过打的他,不知道挺不挺的住!  想到这些,林余的腿肚子转筋。  感觉八月份的天都没有那么热了。  随手把车空调关掉。  ------  龙王村。  村口。  路边高耸的老杨树,挥舞着巴掌大的叶子,身姿丰腴,姿态婆娑。  散发着郁郁葱葱的生机。  和此时林余的心情,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村里一棵棵树木,遮挡了整座村子的样貌。  只有一个个二楼房顶的尖尖露了出来,才可辨认。  龙王村,西面靠海,从村里走路去海边大约半个小时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此时的路上能看到不少人,开着电动三轮车,从海边往村里回。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