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红楼]林家良妾躺平了> 94. 女公侯 就那么就怕再出一个女皇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94. 女公侯 就那么就怕再出一个女皇帝。……(1 / 3)

京城, 大明宫,紫宸殿。

大捷的战报摊在御案上,头发全白的上皇身着便服, 随意倚坐,听下面十数位重臣商讨当如何嘉奖功臣。

登极已第六年的皇帝仍和初登极时一样,只侍立在他父皇身边。

群臣已经讨论——或者说,争论——整整一个时辰了。

西宁军平定高昌, 开疆扩土,使大半西域纳入大齐版图,令大齐威震内外,这般大的功劳当如何嘉奖,按理说并非难题。

主帅当封公侯, 其余有功之臣封爵、升职、恩赏金银,都有许多旧例可循。

但难就难在, 今次的最大功臣,穆长音, 是个女人。

倒没人说主帅是女人就不该封赏——那便是彻底寒了西征大军将士们的心。

可该怎么封?

穆长音已是位比侯爵的护国夫人。再依此号向上封,无非是抬高品级,令其位比国公。可若这般功劳仍封虚号, 又显得朝廷太小气了些。侯夫人之上, 女子爵位还有县主、郡主、公主, 又不是穆长音已为人·妻、为人母的身份。但若直接封公侯——

大齐开国时封的“四王八公”,“四王”中, 只有北静郡王之重孙水溶仍袭王爵,余下,东平郡王之孙现袭东平公,西宁郡王之孙现袭西宁公, 南安郡王之重孙现袭南安侯。

而“八公”里,只有镇国公牛清之孙牛继宗现袭一等伯。

余下七家,皆只有“将军”“子”“男”等爵了。

若穆长音得封公侯,便是令一女子与诸多须眉并立朝堂,位列前排,这……

诸臣意见不一。

如礼部尚书黄朋,便认为可以加封穆长音之子金烨:“护国夫人本便是金氏之妻,既和先金将军还有一子在世,那便直接加封西宁将军为侯,想必护国夫人会更加上感天恩。”

本朝可从无女子封公侯的先例。

若直接封护国夫人为侯,未必能荫及子孙。而加封金烨,金烨的子孙后代还能多袭一世爵位,岂不比只封护国夫人更好?

黄朋思及家中老母贤妻皆是爱子如命,更觉得若如此封赏,护国夫人必会感念圣人垂恩。

但兵部尚书陆升荣反对:“护国夫人有功,西宁将军亦有功。母子二人虽为一家,却并非一人。将护国夫人之功封了西宁将军,西宁将军之功又当如何?且护国夫人之下,还有总兵终夏一人,功在西宁将军之上。终夏乃未婚女子,无夫无子,又该将其功封与何人?若将终总兵之功封其自身,却将护国夫人之功封于西宁将军,使西宁将军所得封赏在护国夫人和终总兵之上,连首功三人都封赏不公——”

陆升荣对黄朋拱了拱手:“又该如何让数十万将士心悦诚服呢。”

黄朋一噎,却无言能答:

难道叫终总兵现找个丈夫生个儿子,好把她的功劳封出去吗?

他便问陆升荣:“那陆大人有何高见?”

还真要加封护国夫人为女侯?

陆升荣是与黄朋素来不大相睦,但他也不会为了反驳黄朋,便提出直接给护国夫人封侯。

两人瞪视片刻,都扭头不言。

便有他人提出,可以将护国夫人与西宁将军之功一并封给西宁将军为国公,亦加封护国夫人为国公夫人。

此话赢得多数赞同。

皇帝看向上皇。

上皇未置可否,只抬了抬手。

群臣便接着向下商议,却又卡在了终总兵处:

高昌之战中,终总兵曾率两千精骑绕敌后六百里,于四万敌军中斩首了高昌大将六王子,首战大捷,重挫了高昌士气,立下首功。

后,终总兵又率五千精骑昼夜奔袭一千三百余里,以寡敌众,在八万大军中亲手活捉了高昌大亲王和数名高昌重要官员将领,获得了大量机密情报,西宁军才能在短短一年三个月内荡平高昌全境。

如今要论功行赏,终总兵之功是万万不能绕过去的。

可就如陆尚书所说,将护国夫人的功劳封了西宁将军,却将终总兵的功劳封她自身,又似……

不太公平。

上皇仍不发话,众臣便继续商讨。

黄朋此时道:“终总兵未婚无子,那也是无可奈何之事。战事已停,终总兵年已二十有五,也该成婚生子,传承后人。不如请陛下垂恩,寻一才德双全,堪配终总兵的男子赐婚为夫,待终总兵生子后,再加封其子,如何?如此便与护国夫人之封赏等同了。”

头一个反对的还是陆升荣:“还从未有过军功延后数年再赏之事!若终总兵一直无子,这功劳还一直不赏了?”

功劳是终总兵的,终总兵无子,难道还叫其夫纳妾生子受封吗?

那……那也着实太过了些!

两人对视一眼,又各自扭头。

上皇这才说第一句:“终爱卿早已上折,发誓今生不婚,一心为朝廷效力。朕已准了。诸卿不必再议及终爱卿的婚事。”

皇上心内一笑。

父皇并不知道终夏此言,先到的是他的临敬殿。

大半仪鸾卫,已然归于他手。

下面诸臣亦各有思量。

吏部尚书盛永言道:“不如就各自封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