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1—25(2 / 2)

,想要高收益必然要冒险,求稳的投资一般收益都不高。ST股也不例外,其高风险高收益的特性自然也能够吸引一大批投资冒险家。以往经验表明,ST股的走势连续性很强,要涨一直涨,要跌一直跌,如果运气好碰到连涨的情况,就有机会拿到许多涨停板,这对投资者来说诱惑力实在太大了。此外,ST股之间还具有联动效应,时常出现齐涨的现象,因此,当有的ST开始上涨时,投资那些还没来得及上涨的ST股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基于这些特性,使ST股在基金市场很受追捧。

ST股的另一个极端走向便是连续下跌,甚至有的投资者在没有做好止损准备的时候已经连拿很多跌停板,这也是交易所作标志提前警示投资者的原因,对于知道其中风险仍然要买进ST股的投资者,一定要做好思想准备,除了下跌风险之外,ST股还有暂停上市的风险。

25.集合竞价为何使香饽饽成为“噩梦”

在上午开市之前的9:15到9:25这10分钟里,上交所、深交所把大量买或卖某种股票的信息都输入到电脑内,但此时电脑只接受信息,不撮合信息。在正式开市前的一瞬间(9:30)电脑开始工作,十几秒后,电脑撮合定价,按成交量最大的首先确定的价格产生了这种股票当日的开盘价,并及时反映

到屏幕上,这种方式就叫集合竞价(下午开市没有集合竞价)。

实质上,集合竞价就是投资者根据前一天的股票价格对股市当天价格的预测,在这段时间里,参与者通过自由的申报,充分的竞争,使开盘价趋向合理,能为投资者提供更加可靠翔实的参考信息。从这层意义上说,集合竞价对投资者来说本是一件好事,然而,集合竞价基于一些缺陷的存在,使得香饽饽成了“噩梦”。

根据集合竞价成交原则,除了按照价格优先、时间优先的原则之外,还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①成交量最大;②高于基准价格的买入申报和低于基准价格的卖出申报全部满足(成交);③与基准价格相同的买卖双方中有一方申报全部满足(成交)。同时,集合竞价的过程是电脑交易系统程序化处理的,占比超过15%的重量级投资者很容易轻易操纵竞价机制,在集合竞价阶段大幅度拉低或者调高最后价格,令投资者损失惨重,自己则根据需要回补或者进行别的操作。2009年汇丰控股暴跌就是暴露集合竞价制度缺陷的例子,汇丰控股在一次集合竞价的最后阶段被大幅拉低近14%,且全天大跌24.14%,令不少散户损失惨重。可笑的是,他们的这种行为并不违法,属于利用规则缺陷打擦边球的行为。

在股市中,大象和蚂蚁本就是力量悬殊的两股势力,尽管港交所已经重新修订了集合竞价制度,规定股票在收市竞价交易结束时的价格较其常规交易结束时价格的涨跌幅度不得超过2%。但这一限价措施的推出是否对大象有约束作用,还需要进一步考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