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其他类型>每天读一点经济学常识> 第一章不可不知的日常生活经济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章不可不知的日常生活经济学(1 / 2)

人是社会性动物,每一个正常生活的社会人都需要解决吃、穿、住、用、行等问题。从原始社会的向大自然求生存,到物物交换,到后来的货币商业,再到现在的互联网、物流网,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与人之间逐渐建立了更加复杂而先进的交易模式。经济的发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改变了世界的样貌,想要在日常生活中与人发生经济关系时无往不利,就要多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

——

1—5

1.为什么房子降价买房的人却少了

正常情况下,一种商品价格下跌,人们购买能力提升,该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就会增加,反之,该商品的市场需求量会减少。然而作为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房子却并非如此,当房价下降的时候,买房的人反而少,房价上涨的时候,市场需求量却大了起来,地产圈称这种奇怪的现象为“买涨不买跌”。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房子价格下跌,买的人反而少,这种现象属于经济现象中的逆向选择。它是指市场交易中,如果一方能够利用自己已经获取的有用信息使自己处于有利地位,而信息闭塞一方便因为信息的不确定性不敢贸然做出买卖决定,于是市场需求量便因为信息闭塞方的犹豫不决而降低,进而发生越降价越难卖的现象。

在现实生活中,逆向选择现象无处不在,常见于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二手交易市场、保险市场等。造成逆向选择的原因主要是信息不对称和机会主义行为。进一步说,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的运行可能是

无效的,假设在二手家具市场,卖方拥有更多二手家具的信息,而买方却无法确认该信息是否属实,因此只愿意出同类商品的平均价格,这就使优质商品因为估价低而退出交易市场,导致交易不能按照正常的模式进行。不难理解,当房价下跌时,很多人会抱着投机主义心理持观望态度,想看清房价的未来趋势后再做出决定是否购买,这样同样会导致房子成交量下滑。

2.谁是税收的最大贡献者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常有这样一种现象发生,当我们去商场买一种商品的时候,已经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纳税了。为了便于理解,我们举个例子:假设某品牌羽绒服出厂价100元,加上房租、水电、工人工资、商场管理费等,最终可见成本120元能够保本,而卖主如果想通过这件羽绒服赚50元的话,那么他最终的售价一定会大于(120+50),这多出来的部分是作为纳税人的卖主把实际应纳的税通过转移的方式,强加到消费者头上的。在这里消费者虽然不是直接纳税人,但却是实际纳税人。

这就牵涉一个经济名词,叫间接税。人们给间接税下的定义是这样的:指纳税义务人不是税收的实际负担人,纳税义务人通过用提高价格或提高收费标准等方法把税收负担间接转嫁给别人的税种。而作为原本没有纳税义务的消费者,此刻就成了间接税税收的纳税人,也就是实际的税收贡献者。这种将自己的税款强加于所销售商品的价格上,由消费者负担或用其他方式转嫁给别人,造成

的直接后果就是纳税人与付税人不一致。目前,世界各国多以关税、消费税、销售税、货物税、营业税、增值税等税种为间接税。

间接税的征收税源丰富,征税对象几乎包括所有消费者,同时可以随时随地对一切商品和劳务征收,如此看来,消费者才是税收的最大贡献者。

3.婚前公证为哪番

婚前公证又称婚前财产公证,是婚前财产约定协议公证的简称,指公证机关对将要结婚的男女双方就各自婚前财产和债务的范围、权利的归属问题所达成协议的真实性、合法性给予证明的活动。

婚前公证的提法也不过几年,然而由于近年来离婚率的攀升,婚前公证业务就随之繁忙起来。总的来说,婚前财政公证有助于解决财产纠纷,能帮助夫妻双方明确财产数量、范围、价值和产权归属,是解决婚姻纠纷的可靠法律依据。同时,婚前公证有助于预防婚姻纠纷,保护夫妻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家庭的和睦相处。

从本质上来说,婚前公证的主要目的就是明确产权归属的问题,是经济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形式,即:产权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力。而这种以法律的形式体现出来的财产所有权是用来巩固和规范商品经济中的财产关系,约束人的经济行为,维护商品经济秩序,保证商品经济运行的有效工具。

随着经济的发展,每个人对自己的财产更具有保护意识,婚前财产公证的事也屡见不鲜,然而婚前财产公证带来的不良后果也是显而易见的,对

夫妻感情的影响虽然无法用金钱来衡量,但是却远非金钱能够弥补的。那些双方各方面条件都很合适,就因为婚前财产公证而闹分手的情侣比比皆是,因此,若要做婚前公证,也需要注意协商的方式和态度。

4.家庭储备金该留多少

家庭储备金就是一个家庭预留出来用于日常生活开支的现金,是保证家庭正常生存发展的重要费用,属于现金流量要考虑的一个经济数据。

现金流量是现代理财的一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